304am永利集团|·主頁(歡迎您)

成为全球最受信赖的
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复宏汉霖张文杰:H药横空出世直面PD-1竞争,公司持续加速向Biopharma进化

E药经理人

2022-03-29


        国内第13个PD-1,复宏汉霖的H药——斯鲁利单抗来了。其获批的首个适应症为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实体瘤,一“泛癌种”适应症。


        对于“第13家”这一既定事实,复宏汉霖承认自己并未赶上国内PD-1研究引发的第一波创新药上市浪潮,但也对其在差异化市场的竞争力抱以充分的信心。复宏汉霖赋予斯鲁利单抗一个响亮的名字“H药”,与这一名称背后是复宏汉霖对于自身产品品质的充分自信。


        一句话,他们要在红海中觅得蓝海,成为PD-1产品最好的公司之一,在未来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这是复宏汉霖成立10余年来,4个生物类似药上市后的首个创新药,“极大地振奋了士气,是里程碑式的突破”,复宏汉霖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张文杰在接受E药经理人专访时说道。

  

304am永利集团

复宏汉霖董事长、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 张文杰


        在张文杰眼中,国内的PD-1市场格局远没有固定,未来三年,中国的PD-1市场或与现在完全不同。最终的赢家,或者后来者能否居上的关键是,产品数据要足够好,能够成为相应领域的标准治疗或者最好的治疗方式;其次是生产质量有充分的保证,生产成本可控;还有健全的规模性的商业化队伍。

  

        这些能力,复宏汉霖有的已经具备,有的正在打基础的过程中。兢兢业业、踏踏实实、长期耐心努力,是复宏汉霖从Biotech向Biopharma进化,向创新头部企业目标迈进时坚持的态度。

13PD-1的非内卷答案

  
        作为国内第13家上市的PD-1产品,H药的上市再次让业内就PD-1产品的竞争态势和认知进行升级。当下H药的竞争处境,亦是诸多中国创新药企所共同面临的,复宏汉霖对于H药的认知、适应症的选择、商业化的策略等等,亦可以为当下中国创新药企在进行同种靶点研发突围时,提供一种借鉴或者启发。
  
        当前业内已经普遍认可PD-1为一种基础用药,它对大多数的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几乎都有效。如果将肿瘤或者PD-1分别视为单一的市场,那么竞争态势毋庸置疑是激烈的。“一点不错,就是严重拥挤的红海市场”,张文杰分析道,但回到产业中,回到研发中来看,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答案。
  
        PD-1本身很复杂,肿瘤也同样复杂。不同的肿瘤之间,血液和实体肿瘤之间,比如肺、肠、胃、肝之间,几乎都是由于细胞过度生长,但从它的机制、器官、组织学以及治疗方式来看,却差异甚大。PD-1在不同的适应症上,所处的局面也不尽相同。当前,无论是默沙东还是BMS,仍旧对各自的PD-1王牌产品,投入巨资持续进行研发,默沙东甚至推出了上千项的临床试验,就是最佳例证。
  
        复宏汉霖H药此次获批的第一个适应症MSI-H实体瘤,可谓是一个尚未被开发的蓝海。据了解,当前MSI逐渐成为预测实体瘤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生物标志物。MSI-H常见于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胃癌、肾细胞癌、卵巢癌等,有研究显示MSI-H在所有癌种中的发生率约为14%。根据我国各肿瘤发病率及MSI-H各肿瘤发生率测算,国内每年新发MSI-H的实体瘤患者约为30多万人。
  
        对于尚未被大家了解的MSI-H实体瘤,复宏汉霖期待同行及上下游多方协作,共同开发、推进MSI-H的检测,提升医生包括患者对这个疾病的了解,提升市场认知度,一起将市场蛋糕做大。


O药、KPK的底气

  

        如果说一个差异化适应症的获批,为国内第13款PD-1产品的上市争取了立足之点,那么其惊艳的临床数据,则让H药,有了与O药、K药PK的底气。
  
        其实,复宏汉霖对于H药的自信和市场理解也是逐渐进化的。“一开始,我们也认为这是一个红海市场,复宏汉霖作为其中的一员,就产品的定位必须选择差异化市场,并期待能产生优质的数据”。张文杰说道。如今,基于已有的数据,以及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复宏汉霖对这一产品,“尤其是肺癌领域,有高度信心”。
 
        目前H药已获得中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及地区的临床试验许可,同步开展9项肿瘤免疫临床试验,广泛覆盖肺癌、食管癌、头颈癌和胃癌等适应症。
  
        在肺癌领域,复宏汉霖针对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开展临床试验,进行了全面布局,覆盖超过90%的肺癌患者。其中,sqNSCLC和SCLC为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于中国、土耳其、波兰、格鲁吉亚等国家和地区开设研究中心,入组逾30%高加索人群。 
  
        截至2021年底,H药在全球已累计入组超2800人,积累了丰富的国际临床试验数据,可有力支持未来在美国、欧盟等主流法规市场的申报。
  
        据张文杰介绍,复宏汉霖在H药以上适应症的选择上,进行了长时间的探索,并基于临床初期的数据,市场态势的分析,公司资金管理等方面综合考虑,“做了取舍”,决定终止肝癌适应症的探索,集中精力,首先全面覆盖肺癌,并将胃癌和肠癌作为第二梯队,进行稳扎稳打、循序渐进的推进。 


304am永利集团

   

        在肺癌领域,复宏汉霖选中的也包括小细胞肺癌这一“一点不拥挤,且前景广阔”的市场。据了解,迄今为止,在小细胞肺癌(SCLC)领域全球没有任何PD-1获批,此前O药和K药相继折戟,未能在该适应症取得III期阳性结果,全球仅有两款PD-L1单抗获批一线治疗SCLC。 
   
         2021年12月,H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CLC的III期研究ASTRUM-005达到主要终点总生存期(OS),根据统计数据显示,H药2年生存率达到43.2%。从H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临床数据来看,该产品与已获批的小细胞肺癌适应症的PD-L1产品数据相比,也毫不逊色。公开数据显示,传统的standard  of  care是5-6%,IMpower133(PD-L1产品注册试验),2年生存率约为22-25%,所以即使2年生存率这个硬性指标,较既有产品翻了一倍,“可谓是实现了大踏步式的进步”。 
  
        这一结果标志着H药有望成为全球首个一线治疗SCLC的抗PD-1单抗,“这个数据能让我们在这个市场里有效竞争,有望成为临床医生选择的第一梯队产品。”张文杰对此充满信心,“斯鲁利单抗命名为H药已经充分表明了我们对这个药的品牌定位和追求。”复宏汉霖计划于2022年在中国及欧盟递交该适应症的上市注册申请,为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全新的治疗选择。
  
        此外,在非小细胞肺癌这一高度竞争的领域,复宏汉霖仍进行了差异化的布局,率先在国内开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期待通过较为出色的OS数据以及临床数据取得一席之地,甚至取得竞争的优势,给患者提供疗效最好的药物。据了解,复宏汉霖在2021年9月在中国递交了sqNSCLC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上市注册申请。


进院目标向汉曲优看齐


        当前,复宏汉霖已建立了完善的一体化生物制药平台,覆盖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全产业链,Biopharma雏形初现。
  
        2021年,公司商业化开足马力,其首个自主商业化产品——汉曲优(曲妥珠单抗)取得了斐然的成绩。针对该产品,复宏汉霖打造了自有的商业化团队,目前无论是商业渠道、招标准入,还是市场、销售,其商业化体系已全部落地。
  
        2021年汉曲优于中国和欧洲销售,实现收入约9.60亿元,包含国内销售收入约8.680亿元,较2020年涨幅692.7%。而其今年的目标,则是超越原研,成为市场的领导者。汉曲优从获批上市到开出第一张处方,仅用了6个工作日。据了解,汉曲优上市15个月,就进入了700家医院,“我们希望H药也能同样快速突进”,张文杰表示。 
  
        复宏汉霖对外透露,计划于2022年第一季度针对H药组建完成约200人的销售团队,从“招标准入”、“商业渠道”、“价格管理”等方面入手,推动H药在获批后通过各渠道尽快惠及患者,全面渗透中国市场。
  
        在积极落实市场推广和销售布局的同时,复宏汉霖也将计划与基因检测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在肿瘤领域探索创新解决方案,构建新型患者服务模式,提升MSI检测标准及可及性,逐步建立围绕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的患者诊疗生态圈。
  
        在此基础上,随着斯鲁利单抗其他适应症(包括sqNSCLC、ES-SCLC等)之后的陆续获批,复宏汉霖也将进一步夯实肺癌等领域的市场销售布局,有序搭建完整的肿瘤患者诊疗生态系统。 
  
        此外,复宏汉霖的生产基地也为其创新产品的商业化奠定了基础。其徐汇基地是国内首个获得欧盟GMP认证用于生产自主研发抗体生物药的GMP工厂,意味着复宏汉霖已经具备了符合欧盟标准的商业化生产基地和质量管理体系,打破了国产单抗生物药在海外上市的GMP壁垒,为复宏汉霖进军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据了解,欧盟GMP认证是国际公认的最权威和严谨的认证之一,不仅在近30个成员国之间彼此互认共享,同时也可与美国、加拿大等签订互认协议(MRA)的国家共享核查结果,被视为药品登陆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据了解,复宏汉霖现有商业化总产能24000升,2022年预计可达48000升,2025年商业化总产能可达144000升。


踏实创新持续进化


        复宏汉霖看似没有赶上国内PD-1研发最火热的浪潮,但是它也不是赶潮流的公司。在科学至上的领域,企业很难控制自身投入巨资研发的产品,未来上市的速度,但企业可以控制的是对于创新的态度。 
    
        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严谨的,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我们要踏踏实实做事情、踏踏实实做企业”,在采访中张文杰多次强调。
  
        在张文杰眼中,未来最强的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将来自于管理。2021年复宏汉霖开启了“全面向创新转型、全面向商业化升级”的步伐。在公司内部,复宏汉霖设立了基础研究转化部门,完善内部创新体系,全面推进PT(Project Team,围绕项目组成跨部门团队) 工作模式,优化了决策机制,推进优胜劣汰等组织管理方面的优化和提升。 


304am永利集团


        尤其是“优胜劣汰”的推行,将复宏汉霖的创新推向了更加严谨也更可持续的阶段。复宏汉霖要将有效的、有限的资源用在高品质的产品上,提高研发效率。“创新投资,不应是一个可以无限承担风险,无限烧钱的模式”,张文杰解释道,随着价值投资的回归,创新效率和可持续性创新,将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据了解,复宏汉霖将项目分为明星项目、基础项目和机会项目三类,努力将风险控制在I、II期,甚至临床前。张文杰透露,在2021年复宏汉霖淘汰了相当数量的机会项目。即便是H药,复宏汉霖也曾对其三期临床进行了全面梳理,果断停止了部分项目的研究进程,全力推进一些有优秀数据、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研究。
  
        2021年,复宏汉霖亦快速推进了TIGIT、4-1BB、BRAF V600E、LAG-3、CD73等多个创新靶点产品的研发进展。两款潜在First-in-class双抗HLX301(创新型PD-L1×TIGIT双抗)和HLX35(创新型4-1BB×EGFR双抗)在澳大利亚的I期临床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在创新方向的布局上,复宏汉霖将会基于既有的优势,积极布局ADC,AEC Enzyme,酶耦联等以抗体为核心的新型药物形式。复宏汉霖做创新,80%的精力是抓差异化,20%去做少有人做的First-in-class。
  

        2022年,复宏汉霖将继续从Biotech向Biopharma进化。这不仅意味着产品管线数量的丰富,管线阶段分布的更加合理,也意味着其研发、生产、商业化方面将会有更加平衡的组织能力,企业可以逐渐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形成有机的、健康的良性运营状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