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am永利集团|·主頁(歡迎您)

成为全球最受信赖的
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产品速递 | 汉贝泰® 宫颈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新适应症补充申请获NMPA受理

2022-10-11


        2022年10月11日,上海——复宏汉霖(2696.HK)宣布公司自主开发的汉贝泰®(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补充申请(sNDA)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分别用于宫颈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患者的治疗。这是继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肝细胞癌之后,公司今年针对汉贝泰®在国内申报的另两项妇科肿瘤新适应症,以期惠及更广泛的患者群体。


        近年来,妇科肿瘤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宫颈癌和卵巢癌因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尤为值得关注。宫颈癌在女性人群中是第四大最常诊断的癌症和癌症死亡第四大原因。2020年全世界约有60.4万个宫颈癌新病例,34.2万个死亡病例,其病死人数占全部恶性肿瘤病死人数的3.4%[1]。我国是宫颈癌大国,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占全球的五分之一,约15%的早期以及58%的局晚期宫颈癌患者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发生复发,并且在过去的30年间,我国35岁及以下的年轻女性在宫颈癌患者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宫颈癌发病的年轻化态势趋于严重。另一个女性高发癌种卵巢癌抗癌形势同样严峻,它是发达国家第二大常见,发展中国家第三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2]。卵巢癌起病隐匿,约70%的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复发率极高。大部分(95%)卵巢恶性肿瘤来源于上皮细胞,而高级别浆液性癌是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rcinoma, EOC)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因为其组织学和临床行为与输卵管及腹膜浆液性癌相似,故认为与之密切相关。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是高度血管原性肿瘤,且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作为靶向血管内皮因子的单克隆抗体,贝伐珠单抗可通过特异性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阻断VEGF与其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防止肿瘤生长和扩散 [3],其在晚期卵巢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的应用中积累了许多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且被国内外各大指南推荐为标准或一线治疗方案,有效改善以上适应症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


        汉贝泰®是复宏汉霖按照《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自主开发的生物类似药,并获得“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立项支持。2021年11月,汉贝泰®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及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为此患者提供高品质的用药新选择。汉贝泰®在药学、非临床与临床相似性比对研究中均显示与原研贝伐珠单抗高度相似,并且,宫颈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与此前已获批适应症作用机理和靶点相同,在前期的临床试验中积累了充分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数据,符合《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和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导原则》等国内法规政策对适应症外推的要求。


        围绕贝伐珠单抗,复宏汉霖还开发探索汉贝泰®更多临床应用,拓宽其在更多疾病领域中的治疗潜力,目前正积极探索汉贝泰®与公司核心肿瘤免疫治疗产品H药汉斯状®(斯鲁利单抗)的肿瘤免疫联合治疗,此外,汉贝泰®联合H药及公司创新型抗EGFR单抗HLX07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II期临床试验申请也已获NMPA批准。并且,根据眼科用药需求,公司在汉贝泰®的基础上,亦开发了一款眼科制剂产品重组抗VEG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HLX04-O,针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wAMD),并于中国、澳大利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HLX04-O有望成为首批获得批准用于眼科相关疾病治疗的贝伐珠单抗。


        未来,复宏汉霖将进一步提高对患者需求的关注,积极探索开发更多安全性高、疗效好、患者可负担的生物药产品,以优质生物药促进患者获益最大化。



参考资料

[1] Hyuan Sung.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 219–249 (2021).

[2] Torre LA, Bray F, Siegel RL,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12. CA Cancer J Clin 2015, 65:87.

[3] Kazazi-Hyseni F, Beijnen JH, Schellens JH. Bevacizumab. Oncologist. 2010;15(8): 819‐825.



Baidu
sogou